喜鵲登枝迎新歲,金虎騰躍報福音。2010年元月29日晚,海螺科研中心披上了節日的盛裝,彩旗飄飄春意濃、火樹銀花不夜天,一派喜氣洋洋的新氣象。二樓影劇院鼓樂齊鳴、流光溢彩,儼然花的世界、歌的海洋。2010年集團工作會議籌備的首場迎春文藝匯演即將在這里隆重上演。安徽省國資委副主任、黨委常務副書記吳經華,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郭文叁和集團公司領導、出席工作會議的代表以及部室、子公司員工代表七百余人齊聚一堂,歡度新春,共同欣賞這場豐盛的視覺盛宴。
建材設計院精心編排的舞蹈《春節序曲》拉開了整場晚會的序幕。伴著歡快的節奏,演員們舞動大紅綢緞扇子,拋出喜慶的吉祥物,敲響幸福的鑼鼓,龍騰虎躍戲雙獅,熱烈祥和、紅紅火火、蒸蒸日上氣氛,表達出海螺人對美好生活的切切期盼,抒發著向新目標高歌奮進的豪邁氣概。
舞蹈《春節序曲》
蕪湖國際大酒店根據著名音樂人馮曉泉和他的夫人曾格格為美麗的江城蕪湖創作的歌曲而改編的舞蹈《半城山 半城水》讓人耳目一新,置身于柳絲長垂的河畔,獨享長橋沐朝暉的愜意。
祖國幅員遼闊,不斷發展壯大的海螺現已建立十余個區域管理委員會,下屬百余家子公司遍布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為海螺的再次騰飛注入了新鮮血液。廣西區域帶來的《壯鄉歌圩》讓觀眾領略到壯族同胞每逢“三月三”載歌載舞,尋找心中摯愛的別樣風情。
貴州區域選送的舞蹈《篩樂》,生動展現了貴州人民在豐收季節集聚一起勞作的場景,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寄予勞動快樂、勤勞致富的美好愿望。
來自黃梅戲故鄉的懷寧海螺公司的演員,將黃梅戲經典選段《十五的月亮為誰圓》、《夫妻雙雙把家還》演繹得惟妙惟肖,舉手投足間韻味十足。
被譽為“世界皮影之最”的唐山皮影,起源于明朝萬歷年間,至今已四百多年歷史,是融光影、美術、雕刻、舞蹈、說唱等為一體的綜合表演藝術,堪稱一絕。唐山海螺型材選送的皮影舞蹈《好運來》繼承了中國戲曲表演的優秀傳統并吸收借鑒了唐山民間舞蹈和影人動作,一板一眼、一笑一顰、深受觀眾好評,贏得陣陣叫好。
一曲《好運來》唱出了大家的心聲,白馬子弟學校的的歌伴舞《彩虹的微笑》則用輕松歡快的方式祝愿著在場的觀眾們每天都有彩虹般的微笑。美麗的陜甘姑娘們為大家帶來藏族舞蹈《吉祥》,獻上了潔白無瑕的哈達。
縱覽海螺三十余載發展歷程,海螺員工倍感驕傲和自豪,爭先恐后抒發內心的真情實感。浙江區域的皮筒鼓說唱《歌唱海螺新氣象》,用抑揚頓挫的腔調和節奏鮮明的鼓聲向現場的觀眾們講述著海螺巨變,歌唱生產經營、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循環經濟、環境保護方面的好成績。
蘇南區域則以中國傳統的說唱藝術——三句半《贊海螺》,表達著感同身受的海螺故事和對海螺精神的贊美。只見四位演員各持镲、小鑼、鼓、大鑼等打擊樂器“踉蹌”登場,分工有序、動作詼諧、臺詞幽默,表情風趣、贏得陣陣掌聲,現場氣氛熱烈。
?陜甘區域選送的《樓蘭之夢》,仿佛將觀眾帶到了華美絕倫的樓蘭城里,清澈的護城河旁飛鳥歌唱,水月洞天處別有一番景象。西風吹,薄薄的青霧漸散,絲綢古道上一群美麗動人的樓蘭女子懷著大漠情懷和著清脆的駝鈴聲翩翩起舞。
在好運的蔓延中,在百花齊放的春天里,浙江區域攜手漫步《愛的天堂》,帶領我們在那灑滿陽光的角落里,細細領略愛的味道。
蕪湖海螺型材的《俏花旦》文化底蘊深厚,表演充分運用京劇服裝,動作新穎巧妙、時而驚險、時而輕松,文武兼備,嫵媚剛陽,反響熱烈。
廣東的姑娘、小伙兒,鬧起花燈,姹紫嫣紅,煞是精彩……
蘇南區域的《咱們工人有力量》,生動展示了海螺工人下班后豐富多彩的文娛生活。
翻開歷史畫冊的扉頁,回憶往昔崢嶸歲月,紅色革命根據地江西區域選送的《十送紅軍》讓人身臨其境的看到臨行前村里的百姓聚集村頭、河邊、大旁唱著歌兒依依不舍的送別紅軍的場景。演員們充分借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將那份難舍難分的情懷演繹的栩栩如生。同時,也隱喻贊頌著海螺人為創業、為支持祖國各地建設,而舍小家、為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
蘇北區域創新表演形式,將小品、歌舞、伴唱等表現形式有機結合,飽含激情的演繹著《2009,看你,看我,看海螺》,新穎別致的劇情、動容的表情神態、豐富的肢體動作、多樂種的聯合演奏、優美動聽的歌聲再次將晚會推向了新高潮。
廣西同胞身著節日服裝踏歌而舞,動作錯落有致,靚麗的發髻,波光流轉的眼眸,顯露無限情懷。
熱情奔放的《安塞腰鼓》旋律歡快,鑼鼓喧天,把陜北人民豪邁好客的性格,歡度春節時喜慶熱烈的場面表現得淋漓盡致,博得觀眾陣陣掌聲,使沉浸在節日喜慶氛圍之中的海螺科研中心匯成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將整場晚會推向了高潮。
隨著結束曲《愛我中華》歌聲的奏響,晚會進入尾聲,演員紛紛走上臺前再次向觀眾致意,吳副書記、郭董事長和集團領導走上臺前和演員們一一握手,合影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