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國際金融危機襲來,諸多企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和影響;然而,山西省“全省百強民營企業”大同市興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卻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2009年7月投資6億元興建的日產4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帶余熱發電項目,預計今年5月底可點火生產。如此建設速度在國內同行業企業中并不多見。正是基于這樣的膽識氣魄,興旺集團從1995年籌資260萬元興建年產2.2萬噸小立窯水泥廠起步,到目前已發展為資產高達10多億元,職工1600多人,目前已擁有11個投資規模千萬元以上的生產加工以及在建企業集群。
是什么催生了興旺集團的超常規發展?通過對其發展軌跡的調查了解,我們深深地感悟到:興旺集團的跨越式發展,不僅是企業家擁有搶抓機遇、開拓進取、永不滿足的氣度和素養,更重要的是決策者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企業發展壯大之根本,立足循環互補,不斷挖潛擴張,趟出了一條集約化低碳循環可持續發展的路子。
興旺集團地處南郊區拖皮村,1995年,董事長封海龍籌資260萬元興建了一個年生產規模2.2萬噸的小立窯水泥廠。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生存?怎樣發展?決策者審時度勢,確立了“求實創新,循環互補”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務實、高效、創新的現代企業經營理念。
年產2.2萬噸小立窯興旺水泥廠投產運營后,他們從增加科技投入切入,加快擴建改造,逐步淘汰工藝落后生產線,在短短幾年內,興旺水泥廠年生產能力達到38.8萬噸;隨著興旺水泥廠的高效運轉和集團公司的日益發展壯大,于2004年4月成功兼并了大同市云中水泥廠,兼并后投資2500萬元對其進行技術改造,生產規模由原來的年產10萬噸提高到年產20萬噸;興旺水泥、興旺云中水泥雙雙通過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產品熱銷大同、朔州、內蒙、河北等地,始終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
主導產業水泥集中度不斷增強,規模不斷擴大,推動了企業的集約化低成本快速擴張。2003年6月投資5000萬元,興建了興旺水泥和熱電廠的配套項目興旺制氣廠,年產焦炭40萬噸、煤氣6億標方、焦油2.6萬噸,當年投資當年投產;2004年10月又投資5000萬元,上馬了裝機2×6MV直接冷空汽輪發電機組的興旺發電廠,利用興旺制氣廠所產煤氣進行發電,年發電量約8600萬千瓦時,年供電量7800萬千瓦時,其中5500萬千瓦時滿足集團公司多家下屬公司生產用電,剩余2300萬千瓦時可有償供給大同電網,經濟效益十分可觀。這樣既解決了制氣公司自焦煤氣排空污染環境的問題,又解決了熱電公司生產原料的問題,相當于企業每年減少使用優質煤5.6萬多噸,基本形成了以煤—汽—電—水泥為主,節能低碳、綠色環保的循環經濟鏈條。
循環經濟優勢的日漸凸現,讓興旺人飽嘗了循環經濟的甜頭,企業在循環互補的創業道路上越走越寬。2006年3月,集團公司又新建了興旺鑄造制造公司,把各公司生產、排放的粉塵物料回收,作為水泥生產原料再利用,把廢舊鋼材收回冶煉、鑄造,加工成鋼球、鋼鍛等供水泥生產使用;在水的利用上,把熱電公司生產廢水運輸送到其他各公司生產再利用;生產辦公區的采暖、熱水供應全部利用熱電公司余熱交換集中供應;科學利用廢物、廢氣、廢渣,減少污染浪費,企業的整體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提高,集團下屬公司內部基本形成了一個閉合的循環鏈條。興旺集團也由此跨入山西省建材行業優秀企業、大同市工業企業環保達標先進企業行列。
不斷挖潛擴張,構筑多元產業循環經濟發展格局
緊緊依托資源稟賦,立足企業內部的循環互補,興旺集團從加大科技開發、產業鏈橫向擴展、縱向延伸突破,構筑了資源低碳化利用體系,逐步形成多元化產業發展格局。在投資興建興旺制氣廠、興旺熱電廠、興旺鑄造制造公司的基礎上,2006年對興旺礦山進行了擴建,既滿足兩大水泥公司對石灰石的需求,又滿足對石料市場的供應;2006年7月籌建了興旺運輸公司,公司在運輸方面做到了游刃自如;2007年5月又投資興建了興旺建材公司,生產的免燒環保磚解決了集團公司所有的基建用料,有效地節約了資金;2008年3月又投資3000萬元籌建了興旺科技開發公司,年產礦渣微粉30萬噸,開辟了新的增長點。
與此同時,興旺集團開始向新的領域擴張,2007年10月并購了三星級酒店泰和春貴賓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