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 新廠位于金陽新區金華鎮,采用“微塵工藝”,目前已投入運行。
5月24日下午,位于貴陽甘蔭塘的貴州水泥廠老廠區停窯熄火。在走過整整半個世紀后,建設于1958年的貴州水泥廠甘蔭塘廠區正式關停。
早在今年4月28日,貴州水泥廠在金陽新區金華鎮建設的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系統,已成功點火試運行。
50多年來,貴州水泥廠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隨著貴陽城市的發展,貴州水泥廠總廠和石灰石礦區已處于中心城區范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已成為這一地區最大的污染源,一些居民住宅已進入爆破安全紅線內,礦山生產安全問題日益突出……
位于金華鎮的新廠名聲在外的“烏江牌”
“烏江牌”水泥,是我省的優質產品,這個響當當的品牌讓不少貴州人受益。包括貴黃路、貴州飯店等很多主要公路、高層建筑以及大型水電設施的主體結構都是由它構筑。在貴州,許多農家房在預制板澆筑時,“烏江牌”水泥也是首選。
作為我省水泥行業龍頭企業,貴州省水泥廠成立于1958年,位于貴陽市甘蔭塘,是國家重點水泥生產企業和貴州省重點企業,現有在職職工1700余人。“上個世紀50年代,我們廠在全國的排名能達到第四位……”該廠副總經理王興才自豪地說,通過無數次的改造,在關停前,該廠兩條生產線年產70萬噸水泥。
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由于建廠時間較早,曾經布局郊區的貴州水泥廠和其石灰石礦區已處于中心城區范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已成為這一地區最大的污染源,給城市環境、大氣環境以及老百姓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同時,廠區附近的道路實行“限貨”后,企業運輸受到影響,加之流動資金困難等問題,貴州水泥廠甘蔭塘廠區的搬遷已勢在必行。
老廠關閉前 老廠區不再冒濃煙
在該廠從事12年園林綠化工作的田洪財告訴記者,他居住在廠區附近的民房內,以前只要看見廠區的窯子開工冒出濃煙,就得趕快跑回家把晾曬的衣服全部收起,等停工的時候再取出來曬太陽,免得四處擴散的粉塵把衣服“凝固”了。
數據顯示,2009年,貴州水泥廠、國電貴陽發電廠、首鋼貴陽特殊鋼廠、貴州華電清鎮發電廠四戶重度污染工業企業排放二氧化硫53380噸,為全市總排放量的63.18%,同時還排放粉塵1558噸,排放煙塵946噸。
“改制和搬遷,是貴州水泥廠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貴陽市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需要。”副總經理王興才說。
5月24日下午,貴州水泥廠老廠區停窯熄火,在社會各界的共同見證下,工作人員對生產線電源進行了破壞性拆除。
“廠區煙囪不再冒煙,每年可以減少近千噸粉塵排放,減少400余噸二氧化硫排放,大大減少了貴陽市中心城區的空氣污染。”環保部門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