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遠高于全國水泥產量增速的青海市場,吸引了央企中材集團。
6月11日,中材集團在西寧與青海省政府簽署新的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在青海投資30億元,進一步發展水泥、資源地質勘查、非金屬新材料、節能減排等產業。
中材集團黨委書記于世良透露,集團及所屬企業在青海的新型干法水泥產能目標是1000萬噸。目前,中材集團所屬企業在青海擁有3條水泥生產線,其中 2條已投產,產能200萬噸,1條正在建設,設計產能為200萬噸。這意味著中材集團還要在青海擴建600萬噸的產能。
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中材集團將利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先進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和純低溫余熱發電技術,通過劃轉、增資、并購等方式對青海省現有和在建水泥生產能力進行重組整合,進一步提高青海水泥產業的集中度。
中材集團內部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要達到1000萬噸水泥生產線,必須通過收購的方式,否則很難實現。
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告訴本報,青海水泥市場是西北五省中最為封閉和落后的市場,企業規模小且較為分散,目前仍以本地以及臨近省份的水泥企業為主導,青海水泥與華夏水泥分別占15%左右的市場份額;甘肅祁連山[13.16 -1.50%]、海西蒙西、金圓水泥也已將水泥產業從本省拓展到青海。
中材集團上述內部人士表示,目前集團正在與當地的水泥企業進行談判,具體兼并多少家企業,還將視談判情況再定。據他介紹,中材集團在青海的水泥運作,主要通過旗下祁連山(600720.SH)為投資主體。
去年,中材集團提出兼并祁連山水泥計劃。今年4月23日,國務院國資委批準中材集團旗下公司中材股份[4.14 -0.48%](01893.HK) 通過增資擴股和股權受讓方式控股甘肅祁連山51%的股權之后,中材股份目前已基本完成對祁連山的整合工作。
“雖然青海的水泥市場沒有新疆火,但依然是一個較好的市場。”中材集團上述內部人士說。
雖然去年青海全省水泥產量只有609.99萬噸,但是2007年、2008年和2009年,青海的水泥產量增速分別高達17.65%、4.79%、 33.52%,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9.68%、2.90%、17.86%。
西北區域是分析師最看好的市場。劉作毅認為,西北地區擁有其他地區所不具備的兩大優勢:一是需求面,西北是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投入區,水泥需求旺盛;二是企業面,中材集團在市場啟動前先行進入,進行一系列的市場整合,市場主控力強。
中材集團此次進入青海不打算只發展水泥產業。按照數字水泥網的測算,如果按照新建水泥生產線計算,目前帶余熱發電的200萬噸的水泥生產線投資金額在6億元左右,中材集團可能要斥資30億元中的近一半在水泥投資上,才能將其在青海現有的水泥產能提高到1000萬噸。
剩余的資金中,中材集團計劃在青海投資資源地質勘查、非金屬新材料、節能減排等產業。由于青海資源豐富,此前已有多家央企進入青海進行資源地質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