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長清第二水泥廠死于節能減排
【水泥人網】??? 日歷倒回一個月,6月28日,這是濟南長清第二水泥廠全體職工永遠不能忘記的日子,隨著兩條立窯生產線全部拆除,該廠開始了停工期。這標志著濟南市超額完成“十一五”水泥立窯淘汰計劃,更意味著一個企業輝煌時期的結束。這個死于節能減排大環境下的企業,曾經顯赫一時,是濟南市綜合利用節能先進單位。昨日梟雄,今日黃花,正應了《鄧析子·無后篇》 中那句話:“不進則退,不喜則憂,不得則亡,此世人之常。”
“翟 莊水泥廠叫人扒了”
7月23日上午,在去往濟南長清歸德鎮翟莊的公交車上,幾位村民正在議論,“翟莊水泥廠叫人扒了。”村民們口中的“翟莊水泥廠”,正是“長清區第二水泥廠”。
記者來到長清區第二水泥廠的時候,這里已經冷冷清清。大門處的傳達人員是為數不多的仍在上班的職工。偌大的廠區里停著一輛車,是某位仍在留守的領導的“坐騎”。只有立窯拆除現場還有人在忙碌著做清理工作,這是廠里唯一有點人氣的地方。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拆窯承包出去了,68萬,內部的鋼筋都是承包方的了。”
在長清區第二水泥廠的大門口,該廠職工李壽譜正在吸煙,他盯著拆除現場,一語不發。1980年就進廠,當時只有19歲,在廠里整整呆了30年,從毛頭小伙子變成年近半百的老同志,李壽譜對水泥廠的感情已經深入骨髓。“從沒想過要離開它,本來要等退休,沒想到今年5月11日停產了。”
李壽譜在水泥廠辦公室干統計,之前干過團支部書記、工會會計、給廠長當過秘書、上過窯,用他自己的話說,“除了沒干過廠長,啥都干了。我對廠里的事,門兒清,問我算找對人了。”
2007年開始,水泥廠的效益下滑,連年虧損。廠里日子不好過,職工的生活也很艱難。“以前從沒有出現欠發工資的情況,但從2007年開始,欠三個月工資成為家常便飯了。原來逢年過節發的紅包也沒有了,澡堂沒有了,食堂也沒有了。1.5元的飯大家都吃不起,都從家帶飯,留著食堂干什么呢?”李壽譜說。
“最慘的就是春節前那段時間,干一天8元錢,干滿一個月才240元,何況干不滿。再扣除養老保險,就剩不到50元。現在什么都貴,買包煙最便宜還要5元錢,自己都養活不了,更別提養家糊口了。我都花1.3元買一斤饅頭,就著咸菜吃一天。那時就覺得,廠里可能要完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職工苦笑著說,“現在停產了,我們職工每個月有330元的最低生活費,這倒好,停產還比上班掙得多。”
“十幾年前,我們一個月的工資就五六百元,最多上千元,現在,我一個月的工資才650元。出去開會,說給別人聽,人家都不信,因為我們以前太好了。”李壽譜唏噓不已。
“330元,根本就不夠一家人生活的,我們廠里的職工很多都去長清勞務市場打工去了,給人家做點零碎活。現在就盼望著,廠里能早日走上正軌,把我們這些職工再叫回來,從頭干。”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職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