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東華水泥公司是山東能源淄礦集團下屬的非煤骨干企業,也是淄礦集團三大循環經濟園區之一。擁有兩條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和一條年產百萬噸水泥生產線,是山東省水泥熟料主要生產企業之一。近年來,他們堅持走廢物綜合利用、循環發展之路,2011年1-9月份已實現銷售收入9.28億元,利稅2.4億元。
為一探東華水泥公司循環發展的魅力,2011年12月28日,記者專程來到位于淄礦集團總部以南十幾里路的東華水泥公司采訪。
東華水泥公司黨委書記袁霖輝笑著對記者說,東華水泥公司熟料生產除了原料石灰石就地取材,每年都要消化硫酸渣、煤矸石、礦渣、水渣等廢棄物170萬噸。
當天上午9點鐘,記者戴上安全帽,在該公司黨群部長劉緒榮等人的陪同下開始了這次探秘之行。出辦公樓東行約200米,就來到了原料和輔料車間,水泥生產的第一道工序。在兩座足有上百米長、30米寬、近10米高的半圓形廠房內,除了一堆堆的料石外,只有一部皮帶機和一部堆料機在不停地運送著輔料,沒看到一個人。“你看這就是硫酸渣,那邊還有煤矸石、赤泥、礦渣……”進入輔料堆廠房后,劉緒榮告訴記者,目前他們正在對一種新的工業廢漿和廢渣進行專項研究,如果此項研究成功,每年將多消化15萬噸工業廢棄物。
我們又向生產熟料的中樞神經——中控樓走去。劉緒榮告訴記者,原料與工業廢棄物都要經過多次的化驗、試驗、配比,以取得最佳的配比參數值。
在中控室,記者看到13臺電腦前4名工作人員時而敲擊鍵盤,時而用對講機與工作現場進行溝通。工作人員正對的墻壁上,12塊顯示屏不時切換著上百個監視畫面。其中兩個畫面不動的屏幕吸引了記者,“你看到的這兩團火就是兩條回轉窯的‘心臟’,通過內部探頭對其進行24小時監控。”劉緒榮說,輕點鼠標,就能實現整個生產系統,包括原料和輔料的裝運、參數調配還有各個生產環節的監控和操作。
走出中控樓大門,映入記者眼簾的是一條勻速轉動長74米、直徑4.8米的回轉窯。劉緒榮告訴記者,回轉窯內的溫度可達1300~1400攝氏度,外部溫度也近300攝氏度,水泥熟料就是在這里煉制而成。
“你看,那就是窯胴體輻射熱回收利用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里面裝的全是水,我們管它叫做換熱罩。”在劉緒榮的指引下,記者看到在第一條生產線的回轉窯頂部,有4塊5米見方呈圓弧狀的鐵制護罩。劉緒榮說,水從這里循環出來后的溫度可達100攝氏度左右,可用于辦公樓、職工公寓及各生產場所取暖和職工洗浴。剩余的部分還可對余熱發電的原水進行升溫,一年可多發電120萬度,多增效益百萬元。
從回轉窯下面穿過來到純低溫余熱電站,記者獲悉,用于發電的熱風有兩股。一股是高溫水泥熟料被篦冷機冷卻后產生的溫度在300攝氏度左右的廢氣。另一股是從窯尾與窯頭間相連接的三次風管流入預熱器中排出來的,溫度在380攝氏度左右的廢氣。
劉緒榮告訴記者,2006年11月27日,他們建成了山東省第一家純低溫6兆瓦余熱發電站,2008年6月30日,二線純低溫9兆瓦余熱發電站一次并網發電成功。目前,15兆瓦的純低溫余熱發電站每年可發電9000萬度,可滿足公司三分之一的用電量,年節約電費支出2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