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進入新世紀以來,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指導下,大理州水泥工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推廣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先進工藝,加快了淘汰落后水泥產能的步伐,基本實現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代替落后的立窯水泥生產工藝,淘汰落后水泥產能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極大地促進了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實現了跨越式大發展,超前完成了大理州水泥行業技術結構調整的目標,大大增強了水泥行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力地促進了全行業的生產經營和行業發展。
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高,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取得明顯成效。在“十一五”期間水泥產量年均增長18.9%,產值年均增長23.9%,利稅年均增長21.8%,人均全員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14.6%,噸水泥電耗降低3度,噸熟料煤耗降低6千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但也產生了水泥投資過熱,新型干法水泥產能擴張過快的現象。
預測大理州“十二五”期間市場對水泥總量需求,將會由高速增長逐步轉為平穩增長,增速明顯趨緩。因為一方面是云南橋頭堡建設、鐵路、公路、水電開發及大理“兩保護,兩開發”,滇西中心城市建設、工業化、城鎮化、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新農村建設以及農業、水利、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水泥需求繼續增長。另一方面是大理的水泥長期大量銷往州外的臨滄、保山、德宏、怒江、麗江、迪慶乃至西藏、緬甸等地。近幾年,這些地區已大量發展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多數地區水泥產能自足,部分地區水泥產能也已過剩。大理的水泥外銷市場輻射范圍越來越小,外銷量會越來越減少。
在“十二五”的后四年里,大理州水泥工業面臨著發展機遇,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在產能過剩影響下,市場競爭加劇,產能發揮受阻;煤、電及原料漲價,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全行業進入虧損或微利年代,需要我州水泥行業抓管理、練內功、積極調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今后,大理州水泥工業的發展應按照國家《水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關于“人均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產能超過900千克的省份,嚴格控制產能擴張,堅持減量置換落后產能,著重改造提升現有企業”的要求,抑制產能擴張。認真作出中、長期水泥市場需求量的預測及相應的發展規劃,堅持總量控制、綠色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的原則,嚴格控制水泥工業產能擴張,把調整水泥工業結構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進聯合重組,調整產品結構;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切實做好節能減排,加大固體廢棄物在水泥生產中的利用,發展循環經濟,推進綠色水泥工業發展;推廣高效適用的節能減排新技術,拓展水泥基本材料及制品應用領域,優化資源配置,創新水泥行業經營模式,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實現創新發展;注重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相統一,與資源、環境相協調,與全州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水泥行業持續、有序、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