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據筆者了解,大宇水泥7200t/d熟料生產線自2011年12月12日停機停產,已過去一個多月,原計劃2012年元月初開機的計劃現被證實已經落空,在大宇水泥前途日趨明朗化的背景下,更有必要回顧其發展歷程、收購情況,并由此分析一下影響大宇水泥未來發展的一些不確定性因素!
大宇水泥是原韓國大宇集團在中國山東省境內獨家投資興建設立的外資企業,曾號稱亞洲單機產量第一,技術最先進的水泥企業。1993年經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批準成立,注冊資本金9986萬美元,總投資29890萬美元,建在山東泗水縣境內的熟料生產廠占地面積達2200畝,水泥粉磨廠和專用水泥出口裝船設施則建在了日照港口內。工廠全套引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POLYSIUS公司技術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994年11月開工建設,1997年5月竣工,6月16日投產,一度成為中國水泥界赫赫有名的企業,主機設備在法國制造,采用先進節能型設備系統,單機設計能力日產熟料7200噸。公司具有自行進出口權,水泥主要出口到美國、韓國、日本、阿聯酋、印度尼西亞、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從1999年開始,每年的出口量都穩定在200萬噸左右,2002年末期,在中國國家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開始在中國國內銷售,2004年國內銷售就達130萬噸,由于其韓國獨資背景,長期備受中國水泥界關注。
十多年來,由于多種原因,大宇水泥沒能按當時的計劃成功發展,建成投產當時“單機亞洲第一”的一條生產線后就毫無建樹,本規劃好的二線最終泡湯,訂好的設備變賣海螺(池州海螺),至今連投資額相對不大、節能降耗顯著的余熱發電系統也沒上成,幾度連電費都要拖欠,可以說企業十多年來風風雨雨,起起落落,頹廢之勢漸顯。
2009年,當國內水泥巨頭——海螺集團揮戈北上,劍指大宇水泥的熟料線所在地山東泗水投資建設濟寧海螺時,就曾有業界人士建議海螺聯合重組大宇水泥,但最終大宇水泥花落中聯水泥。2011年8月9日,最擅長聯合重組的中國建材集團其子公司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收購大宇水泥(山東)有限公司100%股權簽約儀式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地點選擇寓意之深刻、儀式宣傳之低調十分罕見,因為其儀式的現場照片及雙方的主要參加人員一直未見諸報端及網絡,對于十分重視對外宣傳的中國建材集團與中國聯合水泥集團來說,是不尋常的,因此頗耐人尋味。但兩天后公開的信息表明“8月9日晚,在一片雷暴雨中,經過反反復復幾遭拉磨,大宇水泥最終還是在糾結痛苦中趕赴中聯水泥在北京設下的“華宴”。據中聯集團高層人士表示,對于大宇水泥的收購,中聯也很痛苦和彷徨,就在簽約前的一兩天,大宇高層還出爾反爾,對中聯水泥投下不信任票,使簽約在即的會議險遭翻盤。之后,大宇水泥未來發展走向及雙方關系也成為業界人士關注的焦點與日常談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