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冀東水泥(000401.SZ)發布的中報顯示,冀東水泥的財務杠桿已處于高位,而資金的短缺、負債的攀升無疑成為著未來擴張的障礙。
水泥企業的擴張之前有兩條途徑,一條是通過到各個地區去自建生產線,另一條是通過收購區域內企業。
“我們公司水泥業務是以市場化方式聯合重組快速發展壯大的,相對而言,海螺水泥新增產能大部分是通過新建生產線方式實現,收購的產能規模不大,”此前,中國建材(03323.HK)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業內水泥企業兩種典型的成長方式,一個以自建生產線海螺水泥為代表,一個以聯合重組并購的中國建材為代表。
然而,在水泥企業在大規模擴張之后面臨嚴重產能過剩,于此中國多個主管部門下發文件抑制產能水泥過剩。
2009年9月26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環保部等多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俗稱38號文件),限制新增水泥產能。
“從那時開始,除了已開工建設的就不能再上新的生產線,因此并購成為水泥企業擴張唯一渠道,而擴張需要大量資金,”一位水泥行業研究員對記者表示。
“今年水泥行業普遍下行,企業遭遇寒冬,越是困難時期,兼并重組的勢頭就會開始,因為很多企業效益不好、管理能力不強,盈利能力下降甚至虧損,”上述研究員對記者表示,資金比較充裕的水泥企業將能繼續擴張搶占市場。
由于固定資產投資放緩需求疲弱、局部水泥市場供需失衡,使得財務成本較高的冀東水泥凈利潤大幅下滑。8月23日,冀東水泥2012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63.8億元,同比減少11%;實現凈利潤1.1億元,同比減少85%,其中,每噸凈利潤由去年32元下降到不足4元。
在半年報中,冀東水泥表示,由于部分子公司在建項目正式投產,貸款利息費用化,融資總額增加,使得上半年財務費用為5.45億元,同比增長36%。其中,負債合計275.6億元,負債率67.5%,而經營活動現金流為5730萬元,同比下降91%。
可見,對于資金壓力巨大的冀東水泥,在未來擴張或被收到約束。安信證券分析師傅真卿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冀東水泥在收購51%吳堡冀東100萬噸特種水泥的權益后,還有兩條生產線(約400萬噸產能)和一個磨粉站在建,往后的市場占有率主要通過收購提升,但公司財務杠桿處于高位,繼續提升空間有限。
“公司后續還是有整合計劃的,但暫時不方便披露。”冀東水泥辦公室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