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世界主要經濟大國都對自身經濟發展進行了戰略調整,紛紛把發展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綠色經濟等作為新的經濟發展重點,我國也在工業化進程中加大了循環經濟的比重,努力通過發展低碳技術和低碳經濟,尋覓新的經濟增長點,作為水泥行業的重量級企業--北京金隅集團(股份)公司,在節能減排、低碳循環經濟的道路上,率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發展低碳循環經濟是水泥工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目前,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問題已經提升到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高耗能、高污染和資源性產業越來越受到限制,環保和節能減排已經成為關乎“兩高一資”企業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市化加快發展的進程中,同時面臨發展經濟、控制污染、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等多重壓力,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應對氣候變化的形勢極其嚴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十分迫切。
水泥工業是耗能大戶,也是廢氣和污染物排放大戶。水泥制造業能源消耗占全國工業能源消耗的7%以上;廢氣排放量占全國工業廢氣排放量的15%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國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的5%;煙、粉塵排放量占全國煙粉塵排放量的30%。水泥工業正面臨資源和環境的雙重約束,根據“十一五”規劃關于建立“兩型”社會的要求,水泥產業的節能減排任務繁重。“十二五”期間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已經成為我國水泥工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突破能源資源瓶頸制約的迫切要求,大力發展低碳循環經濟勢在必行。
走低碳循環經濟道路是水泥工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十一五”期間,水泥不論是產能還是產量均有較大增長。水泥產量從2006年的12.4億噸增加到2010年的18.68億噸,2010年水泥產能達到23億噸以上,產能過剩近5億噸。
巨大的水泥產量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壓力,水泥行業作為減排重點,必將被國家重點關注,環保部對氮氧化物執行400毫克/立方米的國際標準,已經顯示出國家對節能減排的力度,“十二五”期間,水泥行業節能減排的任務異常艱巨。
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自然資源并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人類社會發展需求卻不斷增長,如果這兩方面關系處理不當,以浪費資源和犧牲環境為代價,必然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資源和環境保護為基礎的循環經濟之路,可持續發展才能得到實現。
這些年來,氣體變化等環境問題越來越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氣候變化問題已不僅僅是單純的環境問題,更是發展問題,應對氣候變化犧牲經濟發展,或者忽視氣候變化的影響片面追求經濟增長,都不符合社會的發展要求。
水泥工業是資源依賴性、環境敏感型產業,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燃料和電力,不但能源消耗過程中排放二氧化碳而且在生產過程中碳酸鹽的分解也排放二氧化碳,水泥行業應該努力找到一種既符合保護環境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的發展模式,發展低碳經濟和綠色循環經濟已經成為一種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