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午,當記者來到銅陵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這是安徽省水泥行業第一個采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技術的項目。根據市環保局對采用這一技術前后的監測對比,氮氧化物排放量由每立方米540毫克降低到230毫克,全年可減少氮氧化物排放量1200噸。
陪同講解的公司紀委書記兼工會主席俞益紅告訴記者,作為水泥行業規模企業,公司一直將“節能減排增效”列入經營方針,2007年上馬余熱發電項目,2008年開展節能變頻改造工程,2011年完成低氮燃燒技術改造,今年又率先應用選擇性非催化還原脫硝新技術。
“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是十八大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要求。其實,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和發展循環經濟也是上峰水泥公司努力的方向。”俞益紅表示,以余熱發電項目為例,利用生產過程中多余的熱能進行發電利用,目前年余熱發電量已達1.8億千瓦時,可為企業解決40%至50%的自用電,不僅能夠節能,而且有利于環境保護。
上峰水泥公司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水泥工業結構調整60強企業之一,也是安徽省十強民營企業,現有三條日產4500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每年可生產熟料540萬噸、水泥100萬噸。該公司除認真落實各項減排措施外,還加強廠區綠化和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對周邊石灰石礦山邊坡區域進行生態植被恢復,種植濕地松5000株,種植香樟樹、冬青樹3000棵,以減少水土流失,實現綠色復墾。
十八大報告中指出,“我們一定要更加自覺地珍愛自然,更加積極地保護生態,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這句話讓俞益紅深有感觸,“企業與生態環境息息相關,也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理應發揮積極作用,共建生態文明、保衛綠色家園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十八大報告中關于生態文明的論述,既為我們‘補上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一課’,更堅定了公司走內生增長、綠色發展之路的決心。”俞益紅表示,上峰水泥公司將堅持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的原則,下大力氣降低資源和能源的消耗,打造低碳經濟和綠色制造的生產、發展模式。另外,公司還將積極引進先進適用技術,真正實現向具有先進制造業特征和生態環保型特征的現代企業“轉型升級”,力爭建成國內一流的環保型綠色水泥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