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面對產能嚴重過剩、惡性競爭日益加劇的國內水泥市場,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建材)以市場化方式組建了南方水泥有限公司。通過戰略創新、體制創新、文化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成功探索出一條存量結構優化、技術升級、節能減排,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科學發展之路,推動了行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結構調整,促進了行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在重組中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中國水泥協會會長雷前治曾說,南方水泥有限公司(下稱南方水泥)是中國水泥行業聯合重組的一個成功典范,為中國水泥行業聯合重組創造了一個全新的模式,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南方水泥是在中國水泥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重要關頭創建的。
面對行業內落后產能過剩,產業技術結構亟待調整;企業數量多,集中度不高;市場惡性競爭激烈,企業經濟效益不佳等諸多問題的日益突出,下大力氣在水泥行業內開展聯合重組和管理整合,優化市場格局、提升行業價值、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勢在必行。
正是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中國建材將組建南方水泥作為企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構想。也正是有了這個構想,南方水泥走出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成功之路。
“憑借遠大的戰略目標和超強的行動力,中國建材集團獨特的重組理念、文化和執行原則得到了所在區域各級政府和行業組織的大力支持,同時也受到所在區域眾多企業的積極響應。”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總裁肖家祥說。
短短三年時間,南方水泥這個中國建材水泥板塊的新銳力量迅速發展壯大:2007年底重組企業超過30家,2008年底將近80家,2009年達到120家。截至2010年底,南方水泥在環太湖、浙中南、上海、閩浙贛、湖南、江西、廣西七大區域內聯合重組企業近150家。“南方水泥的產能由成立時的3000萬噸擴大到超過1.2億噸,可以說是創造了奇跡。”肖家祥感嘆道。
南方水泥的發展壯大不僅實現了企業自身價值,更推進了水泥產業的結構調整。南方水泥成立后,浙江省淘汰落后產能便開始加速,產能過剩現象得以緩和。據了解,浙江省計劃2012年前淘汰所有3米以下水泥磨及能耗相對較高的小型新型干法生產線。目前,已拆除1條日產1300噸的新型干法線,停產7條日產1500噸以下的新型干法線。在南方水泥的引領下,不僅浙江省建立了企業間的競合機制,周邊和鄰近地區的競合機制也逐漸形成,市場氛圍逐漸優化,基本上杜絕了惡性競爭。
肖家祥在談到南方水泥的發展時認為,只有通過聯合重組的方式,才能解決對于資源、能源的浪費和對于環境的破壞,才能真正走上一條提高產業集中度、優化產業結構、合理布局和配套資源、提升管理和技術水平的可持續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