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為實施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戰略,大力發展建材服務業,推進建材裝備“走出去”,加快工業轉型升級,近日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參加由中材集團組織的水泥裝備“走出去”考察組,赴尼日利亞、土耳其、沙特考察了水泥裝備走出去情況。
??? 考察組實地調研了中國中材集團(以下簡稱中材集團)下屬中國中材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材國際)在尼日利亞拉法基水泥總承包項目、中材節能股份有限公司在土耳其CNK余熱發電項目、中材國際在沙特RCC水泥總承包項目,聽取了項目組匯報,參觀項目生產線,并就水泥裝備走出去現狀及未來發展思路與中材集團進行充分交流。
目前,中材集團水泥成套裝備工程占據了國內80%的市場份額,成為世界最大的水泥技術裝備及工程供應商;國外市場份額占全球的40%,業務范圍已涉及到60多個國家,樹立了國際知名的sinoma品牌。在市場份額等方面,中材集團成功追趕和超越了國際水泥裝備供應商巨頭丹麥史密斯(FLS)、德國伯利休斯(Polysius)、德國洪堡(KHD)等。
而國內市場上,目前我國從事水泥技術裝備研發制造的企業約有上千家。與其他制造企業相比,中材集團更專注于專業設備的研發制造,形成了服務于水泥生產線的整體建設過程,提供整條生產線的設計、采購集成、工程技術服務和調試、試運行等服務體系。
調研組建議中材集團繼續保持并擴大在中東、北非、東南亞等區域市場的優勢地位,深度開拓部分新興經濟體的市場。中材集團在鞏固水泥成套裝備及工程方面優勢的同時,積極培育發展新產業,將EPC業務模式向相關產業移植,大力推進“水泥窯協同處理城市生活垃圾等固廢棄物處理”等方面的研發成果向發展中國家產業化轉化,實現相關多元產業化發展戰略。
A、“走出去”的特點:發力發展中國家看齊國際先進標準
主要集中在發展中國家
從全球來看,水泥制造屬于一個已經進入成熟期的行業。近十幾年來,發達國家水泥生產呈現飽和且縮減的態勢,關注重點轉向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與此同時,一些經濟迅速發展的國家,水泥需求量不斷增大,帶動了水泥工業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亞洲、非洲的部分地區。如尼日利亞水泥還需要大量進口,并實行水泥進口許可證制度,導致當地水泥價格飆升為每噸約400美元。
中材集團下屬中材國際已完成和正在建設的國外水泥生產線過百條,項目遍及歐洲、美洲、亞洲、非洲,涉及越南、印尼、巴基斯坦、印度、沙特、阿聯酋、也門、埃及、尼日利亞、贊比亞、南非、塞內加爾、摩洛哥、坦桑尼亞、多米尼加、厄瓜多爾等60多個國家,基本實現了國際市場布局,但總體而言,項目最密集地區是中東和非洲。
按照國際先進標準承建
中材集團承建工程項目部分業主為世界知名企業,如世界水泥巨頭拉法基、豪西姆、海德堡等。部分業主為當地財團,由于項目采用全球招標,因此對生產線裝備及建設要求嚴格。項目要求全過程實行第三方專家團隊與建設團隊的共同參與,并聘請第三方國際咨詢公司進行最終驗收。如中材集團承包的拉法基公司的尼日利亞LAKATABU水泥生產線工程建設項目,由于拉法基是世界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技術、管理水平國際一流,因此對工程質量要求苛刻,項目部在各方面需嚴格執行拉法基技術規定,按照國際先進標準施工。這些項目的實施也反過來促進了企業管理、技術水平的提升。
充分發揮中材集團的優勢
中材集團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形成了規模優勢和符合國際市場需要的EPC業務模式(項目設計+裝備制造+工程建設),即絕大部分項目都是以總承包的模式簽訂,提供整條生產線的項目設計、設備集成采購、工程安裝調試、試運行技術服務和委托經營管理等,保證在工期和成本方面優于對手,并充分利用中國的裝備制造成本以及健全的工業管理體系,實施總成本領先戰略,并帶動了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