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激烈的舉牌競價,只需通過電腦輸入、鼠標點擊,就可完成競拍。這是重慶首次排污權交易時市聯交所內的情況。
最先拍賣的是長壽水泥廠持有的378噸二氧化硫排放權。競拍一開始,電子顯示屏上的報價便迅速上升,短短20分鐘,3000元/噸的底價被“炒”到6100元/噸。
排污權交易制度實施兩年多來,重慶共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498次,成交金額4789.32萬元。
環評審批中,重慶明確全市環境資源優勢和短板,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實行排污權交易制度,通過經濟杠桿平衡和控制新項目排污量。
為此,重慶專門制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要求新增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工業項目,均需通過購買方式取得排污指標,并將取得建設項目排污指標作為受理和審批環評文件前提條件。
對技改項目,重慶采取“以新汰舊”、“以新帶老”措施,通過環評管理解決現有污染問題,實現增產減污。此外,還出臺“上大關小”、“贖買淘汰”等政策,從嚴限制新上工藝落后、能耗高、污染嚴重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