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首單并購企業債“13天瑞水泥債”發行后,我國債券市場即將迎來第二單并購企業債,即“14天瑞集團債”。
與前者不同的是,“14天瑞集團債”發債額度將達到50億天量,創下民營企業單次發債的記錄。本期債券的發債主體為天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首單并購債發行主體天瑞集團水泥有限公司受同一實際控制人控制。
該筆債券已于6月17日完成信息披露,將于6月24日進行簿記建檔。根據已公告的相關發行文件,本期天瑞集團債將以簿記建檔、集中配售的方式向在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或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開戶的合格投資者分期發行,首期發行規模為10億元。
在債券品種選擇上亦有兩種,其一為12年期債券,在第7和第10年末附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預設發行規模3億;其二為10年期債券,在第5和第8年末附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選擇權及投資者回售選擇權,預設發行規模7億。本期債券將在6月27日完成發行。
在募集資金用途上,14天瑞集團債主要募資用于進行不確定對象的并購重組,且并非替換并購貸款,而是直接用于支付并購價款。
據接近發改委的人士介紹,該筆天量額度民營公司企業債之所以能夠通過國家發改委批準,主要基于在國家優化產業結構的大背景下,發改委可運用企業債券為工具,推動重點行業企業間的兼并重組、化解過剩產能。
民企首發天量債券
接近此次發行工作的資深人士稱,一般企業債主要用于國有企業及城投公司融資,而民營企業發行企業債的最高額度均未超過30億。13天瑞水泥債和14天瑞集團債可被視作發改委試水通過資本市場工具引導市場化并購的案例。
據記者了解,相比于中期票據和公司債等審批流程快、期限較短的債務融資工具,發改委核準的企業債券依托于募投項目和產業政策,不僅是融資工具,更是產業結構調節工具,需經過國家、省、市三級發改委審批,審批程序更加嚴格。
根據WIND數據進行的分析顯示,截至2014年3月25日未到期信用債券中,民營企業的51只入選高風險債券而言,公司債高風險比率高達23.6%,而企業債券高風險比率遠低于公司債,為9.23%。
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表示,國家政策對水泥行業進行宏觀調控是因該行業已出現嚴重產能過剩的情況多年,也正因為此,國家為了化解過剩產能出臺多項重大政策,支持大型先進水泥企業進行兼并重組,限制僅是針對該行業內能效環保不達標、生產技術落后、勞動生產率低的小型水泥企業。
中誠信國際發布產能過剩與相關行業信用趨勢展望報告亦指出,水泥行業生產和銷售受運輸半徑限制,且具有很強的季節性特點,因此淡旺季產能利用率差距較大。平均來看行業內生產效率最高的企業產能利用率在80%左右,優于其他幾個過剩產業的平均產能利用率73%。
上述資深人士稱:“在國外,并購債早已發展成具備較高流動性且產品結構多樣化的成熟資本市場融資工具,滿足各類企業的戰略發展需求。但并購債能否成功與行業特點十分相關、對發行人的資質有較高要求。”
據最新年報,天瑞集團2013年合并資產負債表資產合計為502.54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05.22億元,凈利潤11.65億元。而WIND數據研究顯示,就發債主體發行時凈資產規模而言,大多在40億元以上;而凈資產規模小于10億元的企業發行的債券,有25.93%的概率演變為高風險債券。
增信措施上,該公司實際控制人李留法及其妻李鳳孌等承諾,同意以個人全部財產為該債券的到期兌付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且三人均沒有境外居留權。其中,李留法持有發行人52%股份,李玄煜持有發行人48%股份,到期兌付包括本金、利息及其他應承擔的費用。
此前,由于民營企業債的“中富債”及實際控制人沒有任何擔保,導致股東將該公司資產轉移,致使未來償債出現一定風險。
流動性支持方面,國家開發銀行河南省分行在符合該行各項貸款條件并經該行貸款審批程序批準前提下,于每次付息和本金兌付日前20個工作日給予發行人不超過本期債券本息償還金額的流動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