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日,湖北省正式啟動碳排放權交易,成為了繼北京、天津、上海、重慶、廣東、深圳之后,第七個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省市。
在我國日益關注、重視環境問題,重建生態文明的大背景下,發展綠色經濟、推行低碳發展已經成為重要任務。加大對碳排放權的管理,推行碳排放權交易,是大勢所趨。葛洲壩水泥公司面臨新挑戰,積極應對,做好相關政策研究,切實減排降耗,推進水泥行業環保領跑者戰略實施。
研究:碳排放權交易不是洪水猛獸
根據相關國際組織的估算,水泥工業耗能約占全球一次能源的 2%、全球工業能耗的 5%。水泥生產是所有制造業中碳排放最大源頭,其生產過程產生的直接碳排放來源主要包括石灰石分解和燃料燃燒,間接排放主要包括電力消耗和原燃料及產品的內外部運輸。
“所謂的碳排放權交易,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會根據企業往年的碳排放量,劃定一個基本的配額,用市場化手段,來調節企業的碳排放量。” 湖北省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處處長田啟介紹說,“比如,企業得到的是100萬噸的配額,那么到時候該企業必須控制在100萬噸排放量內,如果說該企業實際上有120萬噸的排放量,超出的那20萬噸就必須要去市場上去買;如果說只排了80萬噸,那么剩下的20萬噸就可以拿到市場上銷售。”
目前我國的水泥工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生產水泥的原料日益枯竭,從而導致水泥原材料的競爭日趨激烈;二是水泥生產過程中的污染排放要求更加嚴格,從而導致水泥生產成本的快速增加。為使企業在競爭中始終處于領先地位,則必須將節能減排成為企業發展的持續動力。
水泥公司總工程師張德華介紹道,“水泥公司針對新形勢,通過對政策的解讀和對形勢的分析,以‘成為水泥行業環保的領跑者’為企業愿景,積極從傳統和新興業務入手,不斷尋求新的發展方向。”
在傳統業務上,水泥公司把生產線設備陳舊、工藝相對落后,能耗水平與生產成本均較高,產品成本缺乏市場競爭優勢的生產線等量或減量置換新型生產線,進一步增強生產線的規模經濟效益。同時,進行行業整合和產業鏈延伸,努力抓住國家水泥產能優化升級的契機,通過聯合重組建設技術更先進、工藝更環保、運行更經濟、規模更適宜的水泥生產線,利用現有自備礦山,在所屬窯線企業建設砂石骨料生產線,最大限度挖掘自備礦山的效益與價值。
在新興業務方面,水泥公司利用鋼渣等工業固廢生產、銷售新型道路材料,開展水泥窯協同處置垃圾、危險廢棄物、污泥,大力推進磷石膏水泥的研究與應用,同時,葛洲壩水泥以節能減排、污染處理、環境保護為方向,與國內、國際一些有業績品牌、有運作能力、有專業背景、有資金實力的高校或科研機構建立技術聯盟伙伴關系,共同進行新技術研究、新材料開發等項目,拓寬環保領域發展的新方向。
應對:將挑戰轉化為機遇
2014年8月19日,水泥公司所在地荊門開展了企業碳資產管理培訓。據悉,根據目前湖北省企業碳排放核算與核查相關規定,企業應于2014年9月通過在線填報信息上報企業監測計劃。企業監測計劃主要是明確碳排放量核算過程中數據監測點、監測方法與數據質量控制手段。一旦監測計劃上報完成,將作為2015年3月對2014年度碳排放核查的依據,來確認企業2014年度碳排放核算的有效性。如果因為監測計劃與實際企業監測活動不符,還需要在2015年3月的核查過程中提出“監測計劃偏移”,可能會耽誤核查進度以及影響企業申請追加配額以及購買配額的進展。
水泥公司高度視10月開展的監測計劃上報工作。在制定監測計劃時,水泥公司一方面根據湖北省水泥生產企業碳排放核算要求,也需要考慮水泥公司旗下各單位自身工藝和數據收集措施,以及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編制適合各水泥公司的監測計劃。
此外,水泥公司吸取此前進行2009-2011年排放量初始核查的經驗教訓,利用此次上報監測計劃的機會,提出有利于企業的監測方法并申請備案。由于水泥生產企業監測與計量特點決定了原料消耗的數據監測準確度不高,累計偏差較大,例如,石灰石用量,含水率等數據,在盤庫數據與DCS(自動化控制系統)連續監測數據、實驗室數據之間存在一定差異,因此采用對企業有利數據存在一定可行性和空間。水泥公司對擬上報的監測計劃實施方案不斷修改與優化,確保優化的監測計劃能夠通過第三方核查機構的評審。
除針對10月上報監測計劃要求外,水泥公司總部也在考慮提升各水泥公司的數據管理能力,同時能夠在總公司進行統一管理。
“在實際碳排放監測工作中,水泥生產過程需要監測的數據較多,手工填報的數據質量較差,工作繁瑣,我們嘗試從現有DCS以及能源管理系統中讀取碳排放核算所需要的數據,進行自動計算和報告,同時也可采用公司內部遠程通訊的方式,將各水泥公司核算結果定期報送總公司,以便對數據質量和年度排放量進行及時管控,并做出有效的交易和減排決策。”張德華說。
11月24日,水泥公司全面完成了2015年碳排放監測計劃,并提交省發改委。
隨著碳市場的啟動,碳排放管理暫行辦法的出臺,湖北省已經全面進入節能環保深化改革的行列當中,水泥公司旗下8家窯線企業列入湖北省首批碳排放配額管理企業名單。為貫徹湖北省的各項法規政策,水泥公司積極開展碳排放知識培訓,組織相關部門人員進行學習研討碳排放檢測方法,通過對煤、電、熟料等消耗情況數據進一步核查碳排放量,為全面完成2015年碳排放檢測計劃奠定基礎。
水泥公司按照“逐級負責,兩級歸口管理”的原則,層層落實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責任,進一步強化環保管理責任、明確目標和措施。同時,建立起更加完備、有效的制度保障體系。對于新發布的法律法規,及時組織學習并貫徹落實,結合公司的實際,不斷進行補充、修訂環保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并能切實有效執行。
通過不斷努力,葛洲壩水泥正向 “成為水泥行業環保的領跑者”的目標邁出堅實的步伐,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