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資改革大背景下,今年1月28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公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政府投融資公司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豫政辦 〔2015〕9號》。根據該意見,政府將通過“明確功能定位、加快運營模式和公私合作模式創新、加快融資模式創新以及規范治理管理機制等方式,促進省內政府投融資公司創新轉型發展”。
被列為首批河南省國資改革的試點企業后,省屬國有獨資企業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河南投資集團”)正式啟動混改,首當其沖的是其全資子公司河南投資集團控股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投資公司),作為政府投融資平臺借殼上市,以拓展融資渠。
日前,河南投資集團控股的河南同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力水泥”)對外公布,計劃受讓同門兄弟、母公司旗下全資企業投資公司100%股權,受讓價格預計不超過6000萬元,成交價以經國資管理部門備案或核準的資產評估報告的資產評估結果為準。
通過此番資產騰挪,河南投資集團旗下投融資公司實現了國有資產的證券化。一長期關注河南國資改革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河南投資集團是由河南省發改委代為履行出資人職責,受河南省國資委監管的省級地方投融資平臺。河南省已明確對投融資類公司改革的思路,加快運營模式和公私合作模式創新。其中,投資公司承擔了全省范圍內重大基礎設施和產業結構調整等建設項目的投融資職能,而同力水泥作為河南投資集團的上市殼資源,其融資能力更強。
在他看來,混改背景下,當地政府“左手倒右手”,將投資公司裝入上市公司,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擴大了省級投融資平臺的自我造血功能,又為同力水泥增加了業務增長點,以解決水泥主業擴張難度增加的尷尬。
投資公司上市融資
作為河南省的重要投融資平臺,河南投資集團的主營業務包括電力、交通、水泥、造紙、金融等行業。“與諸多地方性投融資平臺一樣,河南投資集團具有極強的資源整合能力。”上述關注河南省國資改革的人士坦言。
同力水泥關聯交易公告顯示,未經審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河南投資集團總資產385.52 億元,凈資產185.27億元,主營業務收入7.36億元,凈利潤11億元。
作為河南投資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投資公司成立于2013年6月25日,主營業務為城市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投資公司代表河南省政府進行一些基礎設施方面的投資。”上述有關人士坦言,其本身是一個輕資產的公司,通過近兩年的發展,已形成了一定的業務運作模式。它在后期穩定的業務拓展中,借助河南省政府平臺,具備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資源集中優勢。
但這一平臺的瓶頸是缺乏更加寬泛的融資渠道。“特別是在地方債壓力增加的情況下,這類投融資平臺的融資渠道相對較少。”上述人士指出,這給地方投融資平臺的業務擴張帶來一定壓力。
在國資改革大背景下,今年1月28日,河南省政府辦公廳公布了《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政府投融資公司改革創新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豫政辦 〔2015〕9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根據該意見,政府將通過“明確功能定位、加快運營模式和公私合作模式創新、加快融資模式創新以及規范治理管理機制等方式,促進省內政府投融資公司創新轉型發展。”
指導意見要求,政府投融資企業將從以往單純的政府舉債融資主體發展成為“各地投融資的改革創新平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的主體、開展公私合作的政府授權載體”。其中,加快公私合作模式創新包括鼓勵政府投融資公司與社會資本廣泛合作,積極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參與政府負有提供責任又適宜市場化運作的公共服務、基礎設施類項目建設與運營。
省級政府投融資公司定位于“主要承擔關系全省發展全局的重大基礎設施、產業結構調整等建設項目的投融資職能”。由此,河南投資集團被定位發展成為綜合性、大型金融控股集團。
早在去年9月,河南省國資委將8家省屬國有企業作為深化改革的試點,包括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安鋼集團、河南投資集團、河南航投公司、鄭煤機集團、洛陽單晶硅集團和河南國控集團。
政府助力 同力水泥增加業務增長點
作為河南省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之一,投資公司的“同門兄弟”同力水泥需要新的贏利點來支撐未來業績。
2014年報顯示,去年,同力水泥主營業務收入來源于水泥及熟料的銷售,由于區域市場競爭激烈,公司產品價格有所下降,造成公司營業收入有所減少,實現營業收入39.3億元,同比降低1.59%。公司通過壓縮成本的方式,盈利能力才得以增強,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1.68億元,同比增加153%。
經過重大資產置換,生產肉制品的洛陽春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改名為同力水泥后,同力水泥一直謀求在主業上的并購機會。“但現在水泥行業的并購時機已經過去。”一位水泥行業資深分析師指出。
早在2010年前后,水泥行業啟動大范圍的淘汰落后產能的規劃,給了行業中優質企業很多并購機會,在此期間,諸多企業都啟動了大型并購計劃,當時的同力水泥產能只有300萬噸左右。公司也曾規劃過通過并購的方式擴張產能,但因為管理層的更換,這一規劃未能實施。與此同時,民企天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國企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等在河南市場快速擴張,市場上形成了三分天下格局。該人士認為,同力水泥計劃在主業上擴張的優質標的已經很少,或并購成本很高,如今已呈現出主營業務單一的風險。
投資公司進入上市公司,將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給同力水泥提供一個業績的增長點。3月26日,同力水泥發布關聯交易公告稱,這將讓公司在鞏固并發展主業的前提下,將業務范圍拓展到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有利于增強抗風險能力。
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但投資公司已承接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會展路(規劃四十八路-機場南路)道路工程項目,“企業方面并未公布這一項目的具體投資額,但其以BT模式(建設-轉讓)對外招標,按行業情況來看,其投資額至少要有幾億元。”上述分析師坦言,也就是說,投資發展公司需要籌措這筆資金運作這個項目。“將投資公司注入到同力水泥的話,其既能解決同力水泥主業擴張的難度,同時,也能滿足投融資平臺對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定位要求。”他說。
如此投資并不會讓同力水泥吃虧。按照BT模式的行業狀況來看,其投資回報率較高,“一般至少都要達到10%以上,”上述分析師指出,在水泥行業整體盈利能力下降的情況下,BT項目的盈利能力對同力水泥來說更加重要,且投資公司的政府背景,讓其在后期項目的拓展中更加穩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閱報表發現,截至去年底,河南投資集團持有同力水泥58.74%的股權。同力水泥第二大股東是民企天瑞集團,持股13.58%。國企聯合水泥集團是同力水泥第三大股東,持股10.11%。投資公司借殼上市,河南投資集團已將其由純國資公司變成由國有控股,公私合作的政府授權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