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合水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水泥”)是中國建材旗下水泥板塊中成立最早的水泥集團,成立于1999年6月。談起中國建材的崛起,就離不開兼并重組一次,中聯水泥亦是如此。
中聯水泥在經歷了近16年的發展,通過聯合、重組、收購和建設,不斷的擴張熟料產能,從1999年僅擁有一家年產130萬噸的水泥企業,到2014年底,成長為擁有全資及控股大型水泥制造企業70余家、大型商品混凝土企業30余家,分布于山東、江蘇、河南、河北、安徽、山西、內蒙古、北京等省市自治區。水泥年產能1億噸,商品混凝土年產能2億立方米,總資產666億元人民幣,員工3.3萬人。
截至2014年,中聯水泥共有投產熟料線73條,年產熟料8903.2萬噸,占全國熟料產能的4.85%,在中國建材旗下四大水泥集團中排名第三。
2014年,中聯水泥共新增熟料生產線10條,新增熟料產能1379.5萬噸。其中,新投產熟料線4條,新增熟料產能604.5萬噸,占2014年新增熟料產能的6.71%;收購熟料生產線6條,收購熟料產能775萬噸。

一、產能及占比分析
截至2014年末,中聯水泥累計新建熟料生產線42條,新建熟料產能5239萬噸;累計收購熟料生產線31條,熟料產能3664.2萬噸。

截至2014年末,在中聯水泥的熟料產能中,收購熟料產能占中聯水泥總產能的41.16%;新建熟料產能占中聯水泥總產能的58.84%。

1.華東地區
華東地區是中聯水泥的發祥地,中聯水泥重組的第一家水泥企業---魯南水泥廠,被業內稱為中國水泥工業人才的搖籃。中聯水泥前期主要是熟料布局魯南地區,隨后,為了鞏固魯南,又收購徐州中聯,進軍蘇北地區。
截至2014年末,中聯水泥在華東地區的熟料產能達到5787.7萬噸,占中聯水泥熟料產能的65%,占華東地區熟料產能的11.57%。其中,新建熟料產能3534萬噸,收購熟料產能2253.7萬噸,占比見下圖。

中聯水泥在華東地區的熟料擴張模式以新建為主,收購為輔。2006年,中聯水泥開始在華東地區進行兼并重組,在過去的9年中,只有2007年和2013年沒有進行兼并重組。

中聯水泥在華東地區的熟料產能分別分布在山東、江蘇和安徽。具體如下圖:

在山東,截至2014年末,中聯水泥熟料產能達到4361.7萬噸,占中聯水泥熟料總產能的48.99%,占該省熟料總產能的41.06%。中聯水泥在山東的熟料產能擴張以新建為主,收購為輔。截至2014年末,中聯水泥在山東累計收購熟料產能1742.2萬噸,新建熟料產能2619.5萬噸。



2001年,中聯水泥通過重組江蘇巨龍水泥集團有限公司(原淮海水泥廠)進入江蘇省,并一舉成為該地區的龍頭水泥企業。2006年,中聯水泥收購徐州海螺,進一步鞏固中聯水泥在蘇北地區的龍頭地位。
截至2014年末,中聯水泥在江蘇擁有熟料產能1131.5萬噸,占中聯水泥熟料產能的12.71%,占該省熟料產能的15.92%。其中,新建熟料產能775萬噸,收購熟料產能356.5萬噸。


中聯水泥的熟料生產基地主要分布在徐州市和南京市。

2010年通過重組珍珠集團進入安徽省,并成立滁州中聯水泥有限公司。隨后,又成立了懷遠中聯,進一步鞏固其在安徽省蚌埠市的地位。
截至2014年末,中聯水泥在安徽省的熟料產能達到294.5萬噸。占中聯水泥熟料產能的3.31%,占該省熟料產能的2.13%。其中,新建熟料產能139.5萬噸,收購熟料產能155萬噸。


中聯水泥在安徽省的熟料產能主要分布在蚌埠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