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在2013年4月借殼*ST桐城完成重大資產重組和上市,主營業務轉型為水泥生產和銷售。產能主要分布于華東地區,在安徽和浙江省內擁有3個熟料生產基地,共7條熟料生產線,熟料產能883.5萬噸,水泥產能480萬噸。公司業績預告2014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6-3.90億元,同比增長40.3%-49.6%;每股收益0.45-0.48元。
◆T型戰略加速推進,促收入結構改善,將顯著增厚業績公司復制海螺“T”型戰略,利用區位優勢布局,降低成本費用。在安徽的銅陵、懷寧靠近石灰石礦山附近區域建設熟料生產線;依托長江黃金水道的航運優勢,在安徽的銅陵、懷寧以及重慶等長江沿岸地區建立大型自備碼頭;靠近市場地區建設粉磨站。2014年公司加速推進粉磨站布局,預計新增水泥產能280萬噸,有效改善收入結構,顯著增厚業績。
◆核心區域水泥行業供求邊際改善,將帶動公司業績增長公司主要銷售區域為華東市場(安徽、浙江和江蘇三省),沖擊動能已持續數年減弱,目前處于歷史低位。伴隨著去產能化與結構調整政策的有效落實,以及長江經濟帶振興計劃的需求拉動,預計核心區域供求邊際將得到改善,公司業績彈性顯現,盈利可期。
◆海外市場拓展,有望成為公司新的增長點2014年底,公司全資子公司浙江上峰建材擬與吉爾吉斯斯坦ZETH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合作,在吉國北部楚河州克明區建設1條28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建成后可年產熟料84萬噸,水泥120萬噸。隨著吉國基礎設施建設加碼,未來每年至少有500萬噸的缺口,且吉國水泥出口市場(中亞五國)明朗,利潤率高。因此,預計投產將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極。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未來公司收入結構改善,核心區域水泥行業供求邊際好轉,吉國投產計劃順利實施,業績可超市場預期。我們預測2014年至2016年EPS分別為0.46、0.62、0.97元,目標價13.7元,對應公司2015年22倍PE水平,“買入”評級。